CareER 傷健共融指數
「CareER傷健共融指數」是甚麼?
「CareER 傷健共融指數」(CareER Disability Inclusion Index,簡稱CareER DII) 是一套評估私營機構及企業傷健共融政策與措施的檢測工具。CareER DII 專為私營機構而設,旨在協助企業機構識別潛在障礙,並制定可量化和具體之政策、措施和方案,推展傷健共融。
近年,本地企業越來越重視企業社會責任,開始物色針對「環境、社會、企業管治」(ESG)要求的工具框架,以助它們達到標準。與此同時,其他國家 (包括澳洲、加拿大、印度、新加坡、英國、美國等地)都相繼發展出不同工具與指數,以協助殘疾人士就業。
於2021年,CareER 透過結合團隊與各行各業之僱主和殘疾會員交流的經驗,自行研發企業系統和「CareER 傷健共融指數」,成為全港首個和唯一符合本港行業情況的傷健共融指數框架,有系統地推動企業及職場傷健共融。
國際聯合國認可、屢獲殊榮的評估方法
CareER DII 採用數據主導、實證為本的評估方式,量度及識別阻礙企業未能為殘疾人士提供平等就業機會的潛在障礙。CareER DII 能系統化地革新企業的內外環境,因而造就CareER 於 2025 年,第二度獲得聯合國相關組織「Zero Project」頒發獎項殊榮,表彰我們以創新模式推動企業改革並支援殘疾人士就業。
CareER DII 在我們亞太地區之合作僱主伙伴的初步試行中成效顯著,能有效評估其亞太區分公司及業務的傷健共融程度,證明CareER DII 具備足夠靈活性及適應性以拓展至其他亞太地區。

為甚麼要推動傷健共融?
很多人可能視推動傷健共融為社會責任,但忽略了其潛在商業利益。以下列出幾項推動傷健共融有利於營商的例子:
- 促進創新:一個多元共融的工作環境有利不同背景與經驗的員工互相交流意見。透過這些交流,員工對不同人士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,便更容易推出切合不同顧客群需要的產品與服務。¹
- 品牌營造:近年興起良心消費,顧客越來越留意品牌的社會形象。一間帶有社會使命致力推動傷健共融的品牌能更吸引顧客,由此締造更多商機。²
- 擴展市場:根據2013年的官方資料,香港人口中每10人便有1人自我識別為殘疾人士。提供無障礙的產品與服務能吸引這些顧客,擴展市場。
推動傷健共融的好處很多,以上只是其中一些例子。請查看 CareER DII 了解更多!
¹https://images.forbes.com/forbesinsights/StudyPDFs/Innovation_Through_Diversity.pdf
²González, M., & Luis Fernández, J. (2016). Consumers’ Loyalty Related to Labor Inclusion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7, 885. 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psyg.2016.00885
CareER DII 如何推動傷健共融?
社會與政府
- 為所有殘疾人士(不限於高學歷殘疾人士)推動一個更開放、共融、無障礙的工作環境
- 為康復諮詢委員會的討論提供參考框架
- 為政府制定殘疾人士就業政策提供支援
僱主
- 為傷健共融策略提供可量度框架
- 為企業傷健共融制訂可持續發展的藍圖及營運方針
- 了解行業內傷健共融的最佳範例,找出可改善空間和有效措施
合作夥伴
感謝以下捐助機構和支持機構自CareER DII 於2021年推行以來,一直給予全力支持!
特別嗚謝Deloitte、HKEX Foundation作為我們的策略夥伴和知識夥伴
框架
CareER DII 涵蓋9個部份,共40條問題:
- 組織政策與架構
- 公民及社區參與
- 產品與服務
- 供應鏈及採購策略
- 招聘
- 員工參與及留任
- 工作調適
- 無障礙資訊與環境通達性
- 開放式問題
部份 | 題目 | 建議作答部門 |
---|---|---|
組織政策與架構 | 6 | 高級管理人員、負責多元共融事務相關部門 |
公民及社區參與 | 3 | 高級管理人員、負責多元共融事務相關部門 |
產品與服務 | 5 | 市場營銷、商務拓展、行銷、研發部門 |
供應鏈及採購策略 | 3 | 採購、行政部門 |
招聘 | 4 | 人力資源部門 |
員工參與及留任 | 6 | 人力資源部門 |
工作調適 | 2 | 人力資源部門 |
資訊無障礙與環境通達性 | 6 | 物業管理、行政、資訊科技部門 |
開放式問題 | 5 | 負責多元共融事務相關部門 |
總共 | 40 |
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CareER DII 的話,請按此填寫僱主問卷,或電郵至dii@career.org.hk聯絡我們。